如何学好考好语言学?
文/侯国金
1. 为什么学语言学?
任何研究语言的学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人,涉及人脑(心智、认知、记忆、思维),涉及人类社会和文化,而在人类对人本身,对人脑和社会文化,还没有太全面的了解的情况下,研究语言的任何学科都不能达到真正的高深或完美。然而,人类对语言本身的关注有几千年的历史。老子(公元前600年-前470年),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前286年),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都对语言的性质进行过思考和论述。现代语言学从Saussure(1857-1913)那里诞生,逐步成为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一员。语音学和音位学根深叶茂,形态学、词汇学和句法学如火如荼,语义学和语用学已经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显学。还有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文学语用学等边缘学科雨后春笋般诞生,大大开阔了语言学研究的视野。可以说,研究语言几乎成了了解人、了解人脑,了解社会和文化的渠道、媒介和途径。而研究语言就要学习乃至研究语言学。
何况“语言学概论”或“普通语言学”是语言类专业方向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必修课。换言之,只有学好了语言学,至少是读好相关的教材,通过相关的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才能拿到期望的学分和毕业。例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假如在高年级不学语言学或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如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怎么能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呢?怎么能达到本科毕业的水平呢?同样,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方向的硕士生不学语言学,又如何进行该专业方向的学习和研究呢?实际上,他们不仅要学普通语言学,还要学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话语分析、语篇(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测试学等。具体学习什么,一要看个人兴趣,二要看所在学校的师资水平和特点。
一个人学了还是没学语言学,不用看他买了什么图书,不用看他拿到了什么证书,只需看他对一些语言问题的看法就够了。请看例1-4)。它们在(语法)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祈使句吗?若是,都是命令吗?若不是,是什么?为什么?假如例1)是请求,例2)是请求吗?为什么这个“请求”是有益于对方的呢?例3)是什么时候说的?为什么是告别语?说例4)的语境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它不是请求或命令?在这里我们不是说学了语言学的人都会回答或解答这些问题,而是说,学了跟没学有天壤之别。它们都是祈使句的句式,但语用功能大不相同。例1)是指令类(directive)言语行为(speech act),表示请求(或命令),例2)是表情类(expressive),表示同情(算一种套话(当人家家里有人去世而你碰到他并谈到此事的时候))。例3)和例4)也是表情类,前者表示告别(在知道对方要去吃饭的前提下),后者表示因不满或愤恨而斥责或咀咒对方,不是真的要对方倒在地上装死或跳崖自杀。末尾两例算“假指令”(pseudo-directive,见I.15)。
1) Please lend me $ 100.
2) Please accept my deepest sympathy.
3) Enjoy your meal.
4) Drop dead!
再如例5-8)。
5)What does ‘language’ mean when sb says I like the soldiers’ language and Shakespeare’s language?
6)为什么很多语言都有很多表示死亡的委婉语?为什么有的还惊人地相似?
7)两艘船即将相撞,船尾上的某人见势不妙大喊,“不好了!不好了!船要撞了!”没有反应。船撞了,那人跌跌撞撞地爬起来说,“这下好了!”问题是,船没撞的时候他为什么说“不好了”,而船撞了却说“好了”?其次,这几个“了”都是一个意思么?再其次,这几个“了”都念轻声的le吗?为什么?
8)电视连续剧《天外飞仙》某集里,公主逼问男仆一些情况,他却说答应了别人一个字也不说的,男人的诺言是要兑现的。后来公主就说,我问什么你不用说,只要点头或摇头就可以了。果然,在后面的对话中,他只点头或摇头。请问,他违背自己的诺言没有?他若用笔写呢?为什么?
没学语言学的人要么不会回答上述问题,要么答得很不满意或不很满意。而学了语言学就大不相同,而且本科生和硕士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读还是毕业了,也是大相径庭。因此,语言学教师可以根据一些标准给各种答题以高低不等的评分,虽然对这些问题语言学界可能没有触及,或者没有定论或共识。一些人说语言学没用,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语言学,因此这种“无用论”是盲目的批评。还有一些人,如周流溪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语言学课上和四川外语学院的讲座(2008年12月23日)中,说语言学“最没用”,其实含义是“最有用”,即“无用以大用”。也即,语言学虽然不能解决烧火煮饭或修理电器等具体问题,但是它能解决上述的了解人自身等思辨问题。
我们认为,语言学很有用,而且很有趣。其用处等同于自然科学,只是适用的领域不同罢了。其趣味性等同于文学,只是趣味的类别不同罢了。而且,我们主张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学习和研究语言学的人最好是学习乃至研究一两门自然科学,学习乃至研究一段时间的文学。没有数学根底的Chomsky[1]和Frege[2]会是什么样子?没有文学造诣的Widdowson和Leech[3]会是什么样子?周流溪教授除了研究语言学,还写诗、译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钱冠连教授除了研究语言学和语言哲学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散文。在各种跨学科纷纷兴起的时代,学科之间的互相抵牾和诋毁是愚蠢的,而学科之间的联手和联姻则往往能碰撞出新的学术火花。
2. 如何学好语言学?
知道了学习语言学的意义,差不多也就知道了如何学语言学了。如果讲究实效,首先要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学语言学,是自己要学,还是学校要我们学?学几本书?学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类型的考试?难不难?本科高年级的语言学期末考试一般不难,除非是自学考试。考硕就要难些,考硕又不如考博难。我们不主张为考试学习,但是更不希望学习优异者在考场上失意。
学习语言学与学习其他学科有些差别,不能一味地指望或等待经过专门训练的语言学博士或教授来给你“传道、授业、解惑”,主要依靠自学。有的学校的“语言学概论”教员是刚毕业的学士,或者是硕士,未必专修过或研究过语言学。少数学校的“普通语言学”硕士课程的教员也未必专修过或研究过语言学。就算你的老师是名师,你也不能被动待哺。自学是很主要的。而自学最需要的是兴趣、方法、能力、耐心和动力。
2.1 培养兴趣
有的人太走运了,念小学、初中的时候就对语言感兴趣,为以后学习语言学打下了基础。更多的人是在学了“语言学概论”以后发生兴趣的。还有一些人是在赶鸭子上架读了硕士以后,被老师逼着学了一些语言学著作才产生兴趣的。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但是,没有兴趣也能为了某种短期的、实用的目的而学好语言学。而且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且可大也可小,可浓也可淡,可显也可隐。走上了语言学研究(从读硕士开始吧)的人,就自然有兴趣了。像王寅教授那样声称搞语言学研究是他们的存在方式的语言学学者[4],在国外大有人在,在国内也是越来越多。
培养兴趣这句口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非易事。首先,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学的性质、目的、用途,这样才能自觉地、刻苦地学习它。笔者在《百问》开头讲到了这些问题。当然,语言学的学习不能像通读《股市行情》《麻将入门》《川菜烹饪技巧》《中国青年》之类书刊那样轻松、愉快,取得立竿见影的好处。语言学学习的意义在于了解和理解人类的语言的本质,其意义不亚于哲学对于生活,经济学对于经贸。
2.2 大处着眼
为这么要大处着眼呢?正如游览风景名胜不能只看到树木而不见树林,学语言学也是如此。要知道语言学在科学里处于什么地位,要知道语言与社会,与人脑,与生产,与生活等的关系,要知道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在语言学里处于什么地位。如此这般的大事非一一摸清了才能理性地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
说其本书的阅读,学习者一开始有必要通览“百问”的A)部分以及相关“语言学概论/普通语言学”教材的相应部分,尤其是涉及语言的本质和语言学的性质的问题。因为学习任何一门人文科学都要以类似问题的探讨作为敲门砖。应对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言语”的主要结构特征有全面的了解,还要进一步了解人类语言的主要功能。学每一部分的时候都要先了解相关的大问题,如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等的大问题。最后,学到一定程度了,还要了解现代语言学流派和理论,如本书“百问”的K)部分。这样就能从“管中窥月”进步到“庭中观月”的程度。
2.3 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之后若不能迅速转移到具体方面的学习就流于形式了。真正的语言学学习是要触及语言学的具体分支学科的,而真正的语言学研究却只能是对一两个分支学科的具体问题的微观探索,因此有“微观语言学”(micro-linguistics)和“微观语用学”(micro-pragmatics)等说法。
语言学的诸多问题都没有定论,只有争论。但是,语言学的五大领域,即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已经取得惊人的成就,虽不能草率地说它们就每个相关问题的提议或命题都是绝对的真理,但是它们毫无疑问是研究得最彻底,最有成果,也最有定论的领域,所以它们一般被当作语言学的内核分支学科。其他一般被当作子分支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等。换言之,一般大学生只要熟读并掌握这五个章节,也就打下了语言学的基本功,通过一般语言学考试也就不在话下。
所谓“小处着手”牵涉到这五章每一个小点,学习者不能马虎待之。学习中如果碰到难题,不防翻阅手头上的语言学教材的相关章节。由于编者不同,编写的原则不同,所以,参考它对内核章节的说法是有益无害的。例如,关于句法学的直接成分分析法、树形图、转换生成语法及其转换规则,有的书就比较简易肤浅,而有的书就比较深入全面。先读一本,再比较地读另一本,这样就不会因简单肤浅的介绍而一知半解,也不会因为深入全面而难读难懂。
2.4 有所偏重
澳大利亚的语言学家Brian Ridge在武汉教音位学时非常生动,最大的特点是回答我们的任何语言或语言学问题都能扯到音位学,也即用音位学的思想解释所有的语言问题和语言学问题。不是说他都有道理,而是说他的音位学造诣能帮助他解释非音位问题。这也许就是他偏重音位学的好处吧。你若请教Lakoff一些社会语言学的问题,他八成会以认知语言学的什么理论模式来回答你。你若请教Levinson,他大概会用语用学的什么理论来回答你。有所偏重绝对不是坏事。研究是如此,学习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兴趣,学语言学也是如此。张三可能喜欢语音学,李四可能热衷于词汇学,而你可能爱上了语义学。学语义学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兴趣点。你可能执着于认知语义学,他可能迷恋逻辑语义学。除了学习和了解所学教材的语言学概貌以外,可以酌情偏重你自己喜欢的某个侧面。你在个别方面的兴趣会驱使你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寻直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这一方面的兴趣的培养势必影响你对语言学的整体认识,甚至会影响将来的择业、工作效率等。其实,就算没有一个明显的兴趣点,也不能对语言学教材的每个部分平均使力。有轻有重、有先有后、有主有次地学习总是正确的、有效的。
申明一点,对于为考试而学习的学习者来说,有所偏重可以,但是不要有所偏废。
2.5 自问自答
每堂课后,教材的每章之后,读者都要问自己一些问题。能解答的要解答,不能解答的就复习教材和请教他人,然后解答。老师的作业问题和各章节后面的问题要主动解答。“语言学概论”或“普通语言学”的核心部分的核心问题最好是都要做做。笔者深知自学的特点,认为完全可以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来解决学习上的大多数问题,而且可以取得奇效。
遇到棘手问题当然也可以问老师,或者到图书馆看相关的参考书,如语言学百科全书、语言学词典等。或者问同学,或者参加网络上的语言学论坛,如北京大学中文论坛(http://www.pkucn.com/index.php),语用学研究会网站的语用论坛(http://www.cpra.com.cn),汉语时空(http://www.hysk.cn/bbs/index.php),认知语言学网站(http://coglingchina.anyp.cn/default.aspx)的论坛,川外学坛(http://blog.sina.com.cn/cqsisu),笔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alfredhou)“为硕士生开小灶”专栏的语言学理论论坛和语用学论坛。
关于考硕考博者如何准备面试的自问自答,请看下文3.5。
2.6 慧眼求异
语言学里有不少貌似相同、似是而非的概念。如A组:sense,meaning,reference,denotation,connotation,concept,notion,implication,implicature,explicature,sentence meaning,utterance meaning,speaker meaning,intended meaning,interpreted meaning,等等。如果能基本弄清楚它们的区别,一定是有意义的。试想一个想学好语言学的人看到这样的几个词语而不关心其间的异同会有什么效果。当然,有的是要涉及语用学才能了解的,有的是要阅读教材以外的书籍才能了解的。这不要紧,关键是要有一颗好奇和敏感的心。概念类似的有B组:language,langue,langage;C组:speech,parole,utterance,saying,performance;D组:language,dialect,variety,sociolect,idiolect,discourse;E组:standard language,national language,official language,prestige language/variety/dialect;F组:word,vocabulary,lexicon,lexeme,lexis,lexical item,morpheme,affix,prefix,suffix,infix,root,stem,base。如果完全相同,即是绝对同义词,那么可能会淘汰一些而留下一个或另一些。既然不同,就有存在的价值,就有使用和了解的必要。当然了,既然每组放在一起,自然有相似之处,这更是要寻找的。
还有一些成对成组,互相依存甚至互相定义,互为前提的,区别自然比较大的概念,如G组:broad transcription,narrow transcription;H组:endocentric construction,exocentric construction;I组:synchronic study/approach或synchrony,diachronic study/approach或diachrony;J组:locution,illocution,perlocution;K组:bilabial,labiodental,dental,alveolar,retroflex,palato-alveolar,palatal,velar,uvular,glottal;L组:plosive,nasal,trill,tap,lateral,fricative,approximant,affricate。学习它们的时候不能只顾一个,要兼顾全部,因为任何一个这样的词语和概念都是在它所在的系统里取值的,代表了一枚硬币的一面,三角形的一个角,四边形的一个边,五角星的一个角,六边形的一个边。以K组为例。学生都很惧怕这些词语,其实只要按照发音部位或器官的由外及内地推进,由双唇(因此有双唇音/bilabial)一直到声门或喉头(因此有喉(塞)音/glottal),记住每个发音部位掌管或能产出的语音就很容易了。若单独抠出一个单词,如palato-alveolar,死记硬背,想必是事倍功半。
2.7 学考互促
学习不为考试,考试为了学习。笔者还认为考试和学习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虽然必须通过考试,但是考试合格不是学习语言学的唯一目的。正因为如此,学习者不能搞“题海战术”,不能采用“平时不读书,临考死背书”的呆板方法。否则,要么考不及格,要么即使及格了也不合格。要知道,考试是为了学习,学习不能只为了考试。可以这样说,学习和考试的关系就像生活和吃饭的关系。我们吃饭是为了生活,生活可不是为了吃饭。
当然,我们这里不是否定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为了某种资格(如全国自学考试的本科文凭)或升学(如考硕、考博)的考试而学习。但是,从长远来看,学习语言学如同学习语言,学习生活经验,学习儒家思想,不能只图考试。
一个人如果3-5年不参加任何考试往往就会颓废,而一个人如果每星期都有两场考试就会疲于奔命。因此,没考试不好,考试多了也不好。偶尔有一场考试,为了这个考试而有目的地学习和充电,这是学术提升和改善人生的途径。
3. 如何考好语言学?
人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无非是泛读全书,精读核心章节,做笔记,做练习,写心得,与同学讨论等方法。上文谈到了一些注意事项。下面谈谈如何考试。笔者认为不论是什么考试,贯彻以下“考试八字秘笈”就可以了:第一是“关联”(relevantly),第二是“正确”(correctly),第三是“充分”(adequately),第四是“语用”(pragmatically)。
3.1 何为关联?
为什么要关联?为什么第一条是关联?Grice(1975)提出的“合作原则”(CP)的第三条准则是关系准则,要求说话关联、切题,不要离题。可是在关联理论家Sperber & Wilson(1986/2001)看来,关联是统辖一切的,是第一原则。笔者认为,不仅说话要关联,答题更要关联,而且首当其冲要关联。如果第二条即“正确”(correctly)没做好,阅卷老师可能以为你知识不全面,或者没有理解该理解的概念,可是你若不关联,轻则被看做审题出错,重则被视作大脑有问题,思维有故障。由于不关联,答得越多,害处就越大。
例如,问题是“What do you think of CP?”。有的考生在回答时介绍了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的四个准则,这是不相关的,至少是不甚相关。关键是要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另外一些人则在介绍CP之后介绍了一些人对它的批评和修缮。这比刚才的那些学生稍好,但是,还是不能得高分或满分,因为压根就没有触及自己的想法。那么,能否单刀直入讨论自己的看法呢?不妥,必须酌情交代CP的背景和脉络,也可酌情呈现语用学界对它的不满和挑剔,尤其是新格赖斯语用学学者Horn、Levinson、Mey、徐盛桓以及关联理论家Sperber、Wilson、Blakemore、Carston、Yus、何自然等的修补努力。至少要花一半篇幅放在自己的看法上。有人说,自己的看法?谈何容易?其实不是很难的。你自己的看法可以建立在对他人的介绍和批评之上。CP本身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适合所有的语言和文化吗?能否用来解释一切言语行为和言语事件?上述语用学者对Grice的批评难道就没有值得商榷或批评之处?这些人的批评有没有矫枉过正、批评过火、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对方?他们之间有无冲突之处?只要你的看法是看法,有一定的道理,有一定的依据,也即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凭空捏造,就算自己的看法。当然,若能像论文一样论证自己的看法就更完美了。
3.2 何为正确?
关联后最要紧的是正确(correctly),且能多准确就应该多准确。选择题只能选一项,只有对错之分。翻译题、定义题和解释题就不仅是对错问题,还有准确不准确,精确不精确的问题。例如翻译“辅音、自由语素、外来词、最小对立体”,第一个若译为sound,plosive,fricative,aspirate等都不准确,严格地说都不正确。第二个译为free form,第三个译为borrowed item,alien或foreign word,第四个译为smallest pair或minimal couple,都是不准确,严格地说都不正确。分别译为consonant,free morpheme,foreign word(borrowed word或loan(-)word),minimal pair,才算正确、准确、精确。
假如要解释英美英语的差异,只说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不关联的,而主要说共同点是不正确的。当然,说及它们的差异时胡说一气也是不正确的。说到语音、词汇等方面的差异时要举例,举的例子要能说明问题,要恰到好处。假如用meter,labor,kilometer 等词的拼写差异说明语法上的差异就是错误的。错误有轻重之别。拼写错误是最轻微的差错,但是过多就会严重起来。语法错误是更严重的错误。最严重的错误是3.2说的不关联,以及观点错误。
3.3 何为充分?
既然不是写文章或著书立说,只是考试答题而已,因此我们不用苛求达到穷尽(exhaustively)。但是要求达到充分(adequately)是可以的。还是以上面的英美英语差异的解释为例。若只说语音的差异,那是不够的,远远不够的。加上词汇方面的差异当然更好。若再加上拼写方面的差异就更好了。英美英语有没有语法上的差异?若有,也要说说。有没有文化和思维的差异?也能扯上几句。而且,每个方面的差异至少举一个例子。假如时间允许,还可以增加一例。这样做就很充分了。最理想的“充分”还是要在收官时说同大于异,两者只不过是英语的两种地域变体而已。如下(参见Test 3的第IV题的第4小题的参考答案以及I.155)。
9) Br English and Am English belong to the same language (system), enjoying the same basic word stock. More significantly, they share the same cultural fundament. That is why we see one English language, rather than two.
3.4 何为语用?
这里的“语用”(pragmatically)就是要有语用策略,实用,适用,能实现自己的语用目的(pragmatic goal)。首先是不犯“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答题时字迹潦草,涂改频繁,一会儿“见页尾”,一会儿“另见反面”,这些都是语用失误。该填字母时却填写了单词,该打钩时却画圈了,该简答时却冗长了,该论述时(如做论述题)却过于简单了,字数都没有达到起码的要求,这些都是语用失误,是失策。语用失误会导致阅卷人不悦,不悦就会扣分。
第二是要知道自己的身份,考试的名称、性质、目的、时限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本科生的“语言学概论”考试答题不能做得跟平时测验或作业一样,考硕不能跟本科生考试一样,考博也不能跟考硕一样。在正确度(准确度、精确度)和充分度上都要有所差异。
第三是采用一定的语用措施(pragmatic means)或语用策略(pragmatic strategies)。例如,假如是考硕,你能否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研究素质?除了达到上述的三个方面的要求以外,你可以考虑在独到之处或创新之处做点文章。不要概述完了就完了。你能否做一个简单的文献综述?这样一来,你要知道并熟记一些文献作者的名称和年份。如,在提到Grice提出“合作原则”时,要有Cooperative Principle和缩写CP的旁注,还要有1975年的旁注。介绍他的四个准则时能否提供各个准则的英语名称?介绍含义时能否提供各种含义的英语名称?介绍含义的特点时能否提供它们的英语名称?介绍新格赖斯语用学时能否提供英语名称?能否提供Horn提出的两个原则的时间(即1984)和英语名称?介绍Levinson提出的三个原则时能否提供时间(1987)和它们的英语名称?介绍常规关系、霍恩等级含义等的时候能否提供英语名称?若都能,能否做到准确?总之,介绍人家的观点时要尽量提供作者和文献信息,这是学术研究的起码要求。考硕、考博时若能做到,你比没有做到的考生有优势,你做得好,比做得孬的考生有优势。以上还没有达到语用性、策略性即语用策略的极致,还要结束以包揽这些文献信息的参考文献。即在所有的题目后面加上参考文献,如例10)。假如忘记了某个信息,就如例11-13)。必要时可索要额外答题纸。
10)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A]. In P. Cole & J.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 Speech Acts[C]. NY: Academic Press: 43-58.
11) * Horn, L. 1984. Towards a new taxonomy for pragmatic inference: Q-based and R-based implicature [A]. (?)
12) * Levinson, (?). 1983. Pragmatics [M].Cambridge: CUP.
13) * Levinson, S. C. 1987. (?) [J]. (?).
考硕、考博者若想文雅地取悦老师/导师不妨在适当的地方提及其相关作品,这样一来,文献信息就要收录他/她的有关情况。如例14)。同样,若记不得所有的信息,就用问号代替,如例15-17)。阅卷人会宽容的,因为将来真正研究时是可以参考有关资料的。
14)胡壮麟. 1994/1998.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5)* 胡壮麟. 2002. 语境研究多元化 [J]. (?).
16)* 胡壮麟. 2006/2007. 语言学教程[M]. (?).
17)* 胡壮麟、(?). 2002/2003.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5 如何面试?
假如说等额面试有点走过场的味道,那么差额面试绝对不是走过场。从笔者所在学校硕士生入学考试来看,被面试刷掉的是大有人在的。因此,面试不是表面文章。
首先,面试者要事先了解有关面试的全部信息,如时间、地点、方式等。以方式为例。我校过去的面试是三个老师共现于一个考场教室,一人问两三个问题,共计5-8分钟不等。近两年改为三个面试官各自待在一间屋子里,每个考生要单独面对每个老师。有什么区别吗?有。若是前者,老师不会问同样的问题,若是后者,可能重复个别问题。前者打分可能趋于一致,可能比较公开。后者则相反。当然,面试的成败关键在于面试者的水平。
面试者要以合适的衣着打扮,提前半小时以上赶到考场准备面试。除了面试前的几天、几十天、几年的准备以外,面试前的一两个小时都要练声,即以面试要求的语言口语来演习面试。成功从来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准备的。面试官一般问什么问题?先后次序如何?这些尤其是第一个问题是面试者必须准备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假如模糊一点,考硕和考博的面试基本相同,至少相似和同理。老师都是要了解面试者的外貌特征、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即席发言能力、应变能力、研究兴趣,研究潜质、研究能力,等等。前面大多以微笑和寒暄开始,继以一般性的专业问题来刺探“敌情”,接着是严肃面孔的更加专业的问题以便试探“火力”,最后是以最专业的“探顶题”来考察面试者的“战斗力”和软实力。考硕和考博的差别也许在程度上,在长度上,而不在形式、内容或实质上。
假如某本科生来考硕,专业是英语语言文学,方向是外国语言学,那么他要准备的问题大概是:
20) What books have you read about linguistics?(问题1)
21) Why are you coming to learn linguistics?(问题2)
22) What do you think if people say linguistics is not useful or interesting?(问题3)
23) Why our school?(问题4)
24) What field or branch of linguistics really interests you?(问题5)
25) What school of linguistics do you know best?(问题6)
26) Can you introduce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is school?(问题7)
27) Can you name/introduce some foreign linguists?(问题8)
28)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tax and semantics?(问题9)
29)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tax and pragmatics?(问题10)
30)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问题11)
31)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问题12)
32) Why pragmatics, since we have semantics?(问题13)
33) What topic or topics are you going to study if you become a student in our school?(问题14)
34) What difference can this study/course bring about to your future living?(问题15)
我们说“大概”,因为一切问题皆为可能。但是按照这个模式(绝非千篇一律就是这些问题)来操练,一定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上述“考试八字秘笈”照样能服务我们的面试,这里就不再详述了。下面粗略地说说几个“问题”吧。
回答问题1)时,至少要把一本教材说清楚。不要说perhaps a book by Hu – Hu –。除了一本教材,最好提供另外的教材或参考书的信息。最好是多提供几本。包括“语言学概论”、“普通语言学”以及语言学分支学科的图书。书名信息和作者信息是第一位的,年份是第二位的,出版商信息是第三位的。有准备者在第一个问题上就赢了一半。
问题2)要使你的语言学学习和考硕梦合理化,幽默化。不要说Oh my parents want me to learn it或I dunno。问题3)要直接或间接否定if从句的预设,也即要说Linguistics is as useful as natural science and as interesting as literature。若说“不及”,就要补充以 Linguistics is useful and interesting in its own way。然后举例说明用处和趣味。问题4)要求你对目的学校有一定的了解,如雄厚的师资资源、图书资源、同学资源等。不要说I just happened to find this school enrolls students of linguistics so …。对问题5)不要说很多学科,说一两个就得:面试官可能“顺杆爬”考你对这些学科的了解。假如你说对句法感兴趣,就要面对“你对MP怎么看?”“汉语、日本语、英语的主语有什么异同?”“功能语法的元功能是什么?”“能否简介构造语法?”等问题。如果你说喜欢修辞学,就要准备回答“什么是通感、头韵、曲言、一笔双叙、轭式搭配、丫叉结构、圆周句?”“隐喻和转喻有何异同?”等问题。你若不喜欢也不熟悉就不要撒谎,否则后果是严重的。
问题6)和问题7)要求你至少熟悉一个语言学流派,如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介绍学派时要尽量多介绍几个人及其代表性的思想。解决了这问题6)和7),问题8)也就不在话下了。可惜有的考生记不住任何外国语言学家的姓名。
问题9-13)是了解你对语言学的了解的探顶题,具体情况下有所变异。语义学和语用学教授常问这些问题。由于篇幅限制,也由于一些问题在我们的“百问”部分有答案,这里就不赘述了。问题14)和问题15)实际上是问及你的研究设想,就是proposal。可以不成熟,但是不能没话说,也不能说Anything is OK。
下面以问题13)为例说明如何贯彻“考试四字秘笈”。要介绍语义学的学科任务和语用学的学科任务,要谈到后者与前者的关系尤其是互补性,否则不关联。在关联的前提下,所说话语不仅在语音和语法层面正确,而且观点准确,到位。对比和说明要充分,要提及含义、语境、三价,否则不充分。要对两个学科的学科地位有所评价。评价可以有点主见,但是一定要言之有理,要客观和公允。若可能,还可介绍当前两个学科的研究动态。这就达到了“语用”(pragmatically)或“策略”。(参看I.134的答案。)
4. 结语
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不可一蹴而就。但是,作为一门课程,它是可以在一学期内学好的。学习者以上述方法认真地学习一学期一定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如果学习者已经对语言学产生了学习兴趣,那么他至少会学习两本教材,并且会在书店和图书馆里情不自禁地寻找语言学书刊。随着语言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对语言学分支学科的了解加深加宽,加上今后学习或工作中继续阅读其他语言学论著,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语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包括语言行为、语言学习、研究、教学等),那么,该学习者在语言学的学习中就由“庭中观月”升华到了“台上赏月”的境界。
注释:
1. 他的TG理论借用了大量数学概念和术语。可以说他就是数学家。
2. 他本来就是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
3. 这两位英国语言学领军人物都写过非语言学的著作。前者写过文体学和诗歌欣赏的著作,如PracticalStylistics,1992,OUP;199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Leech写过如何欣赏诗歌的著作(A Practical Guide to English Poetry,1969,Longman Group Ltd;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他在2007年重庆大学的某次语言学研讨会上如是说,还翻译为It is something we live by,仿照Lakoff & Johnson(1980)的书名和主张:Metaphors We Live By。
(转载于《语言学百问和硕博指南》319-3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