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南大学—《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英译汉一等奖译文(一)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2日
发布人:nanyuzi  

抵制文化之流弊


文/莉莉·西尔弗顿 译/张思琳


“抵制文化”,指个人或品牌因言行立场受到部分群体指摘而遭到抵制,这种现象并非新鲜事。英国心理学会特许心理学家、《如何培养健康大脑》的作者金伯利·威尔逊认为:“归根结底,‘抵制文化’关乎羞耻感。”“如果我们违背社会成规,进而在群体中丧失地位,羞耻感便油然而生。”威尔逊表示,进化心理学家认为,羞耻感在人类生存过程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古时,因举止不当而被部落放逐的个体将面临生命危险。


从古至今,尽管犯错者遭社会逐斥将面临风险,尽管我们向来追寻正义,呼吁重视不公现象,一种极其恶劣的暴民正义却在社交媒体上蔓延滋长,不断侵蚀我们已然不堪重负的心理健康。


威尔逊指出:“社交媒体实现了羞辱大众化(我们可以随意羞辱任何人),纵容羞辱之风,不留让步和通融的空间,让一时失检的言行永留痕迹。”她坚信,网络“抵制文化”给心理健康造成的最大危害之一就是“群攻效应”——短短几分钟内,当事人可能会同时遭受成千上万人的言语攻击。“这对‘被抵制者’而言,全世界仿佛都与之为敌。”而旁观者人人自危,唯恐成为下一个挞伐对象。


目前,“抵制文化”以匿名形式进行,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变本加厉,朝极端化方向愈演愈烈——形成“非黑即白,非友即敌”的二元对立。受此环境影响,一旦有人犯错,一旦有人拥护我们反感或反对的人物事件,我们势必连忙与之断交,毫无灰色地带可言:抵制对方,讨伐对方,并为其贴上“已被除名党”的标签,以为明证。


尽管公开指责不端行为意义重大,但这种鼓动民众不假思索地抵制他人、拒绝原谅的文化,实则贻害无穷,助长不良风气。在这样的风气下,人人都没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即他们一开始就应该预见后果),也没有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机会。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犯错其实是生而为人不可避免之事,是人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


威尔逊解释道:“‘抵制文化’往往剥夺被抵制个体最基本的人权,即致歉悔过,获得宽恕的权利。”“因为赎过的道路被义愤填膺的暴民阻塞。”迅速及时的道歉无异于虚情假意,姗姗来迟的道歉必定是被迫之举,即便数日、数周甚至数年以后,过错还不免被拿出来反复声讨。


“抵制文化”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古人在放逐制度的震慑下,出于对羞耻感的恐惧,多少会对自我言行加以检视。此外,“抵制文化”为弱势群体提供发声机会,让大型跨国品牌等强权者付出实质性代价。


不过,尽管公众羞辱有利于减少个体重蹈覆辙的几率,客户反馈也能为企业带来重大正向转变,被抵制的对象却大多并非有权有势的名流或品牌。每多一位名人在谴责“抵制文化”的公开信上署名,社会就多了十名暗自承受巨大伤害的弱势者。


只因一次影响较小(且根本无法产生实质影响)的事件或言论,就对个体展开集体欺凌与抵制行动,其所造成的危害,与事件和言论本身相比,最终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人因为在社交媒体发布的一条帖子而身败名裂,丢失一份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工作,这是合理的吗?难道这些人就理应为此过上支离破碎的生活吗?难道他们就该眼看着家人饱受骚扰吗?难道他们就该收到海量死亡威胁的邮件吗?


心理健康有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灵活变通、换位思考、相互理解,有赖于认错致歉与获得宽恕,好比合理的刑罚制度,视过错为修正的机会,而非惩戒的理由。遇到“抵制文化”,请不轻易盲从,而应主动了解事件始末,给他人悔过的机会。我们都曾失言失行,懊悔不已,我们都曾犯下过错,但都值得拥有重来自信的机会,在互联网世界中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