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一个有故事的词儿!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0日
作者:作者:Zengtaiyuan  

筷子,一个有故事的词儿!

 

文/曾泰元

 

chopstick(筷子)是个基础的英语单词,常用复数形,拼成chopsticks,因为筷子一双两根,二是复数,名词复数要在词尾加个s。筷子,chopstick,常作复数chopsticks。有好长一段时间,我就这样不假思索,用了就是。

 

相信大多数人也都差不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会用、用对就好,表相背后的追根究底,压根儿也没想过。

 

是啊,语言不就是沟通吗?只要词能达意,交际顺利,目的达成,咬文嚼字的工作就留给“语言啄木鸟”的专家吧!

 

多年之后,我成了英语工作者,喜欢咬文嚼字,乐当语言啄木鸟,却有了不同的体会。语言除了基本的交际功能外,还可以展现深层的文化意涵,比如特定时空下的世界观与社会脉动。语言有如音乐,交际成功就像乐音触动心弦。咬文嚼字就像了解乐曲结构、演奏(唱)技巧或创作背景,能让我们多点儿融入,多点儿感悟,多点儿深度,让我们对本体有更深刻的认识。

 

这个筷子,就是个有故事的词语。

 

权威资料表明,筷子chopstick不是望文生义的“劈(chop)棍(stick)”,如此解读是俗词源(folk etymology)的作法:“劈棍为筷”貌似合理,却不符事实。真相应该是:chopstick后面的stick的确是英文的“棍”,是个表意成分,不过前面的chop却不是英文的“劈”,而是来自中文的“快”,反映的是“筷”的前身。

 

啥?chopstick的chop来自中文的“快”?“快”是“筷”的前身?这得先从中文说起。

 

明朝的学者官员陆容在其代表作《菽园杂记》里提到,筷子本作“箸”,然而民间习俗多有忌讳,走船的忌讳“箸”,因让人想到停止不动的“住”,便反其道以“快”称之,希望图个吉利,能舟行迅速。再以“儿”或“子”缀于“快”之后,便出现了“快儿”或“快子”。为了表意,复于“快”字上冠以形符“竹”,遂造出了“筷儿”或“筷子”,最后“筷子”胜出,流传至今。

 

那么,“筷”的前身“快”读chop是源自哪个汉语方言?牛津、韦氏等权威词典有的说是官话的“快”(旧拼k’wai),有的说是粤语的“急”(旧拼kap),然而中英的语音差距过大,说服力明显不足。经向粤语人士询问,再查阅汉语方言词典求证,我的综合判断是,表“快”的chop极可能源自粤语的“速”(旧拼chok),而chok的尾音由k改为p,这样的拼字变化,或许受到既有英语单词chop的影响。

 

没想到吧?筷子chopstick的chop,居然源自汉语方言!

 

事实上,由粤语chok(速)重叠而成的chok chok(速速),也给英文贡献了chop-chop(快点儿),这个副词短语在当代口语里十分常见,如:

 

① “Two pints, chop-chop,” Jimmy called.(“两品脱啤酒,快点儿!”,吉米叫道。)

② Let’s go, chop-chop!(走吧,快点儿!)

 

源自粤语、隐含“快速”的chopstick和chop-chop,不禁让人联想到外型类似的汉源词chow(食物),如:Let’s grab some chow.(咱们拿点吃的吧。)以及chow的重叠形式chow chow(松狮犬;什锦蜜饯/酱菜)。

 

chow和chow chow这两个单词都是常用词,语音上带着汉语的特色,牛津、韦氏等权威词典也都推定源自汉语,不过具体对应到汉语的哪个方言、哪个词语,至今仍莫衷一是。

 

关于chow确切的来源,有学者说是“饺”,饺子乃中国的特色食物,由此泛指中国食物,最后成为一般食物的通称。有学者说chow来自“杂”,这可以从表“什锦蜜饯/酱菜”的chow chow看出端倪,因为这些蜜饯、酱菜里混杂着多种食材。也有学者说chow源自“炒”,炒菜时把食材混在一起,因而有了什锦(强调形式)和食物(强调结果)之意。

 

至于松狮犬为何称chow chow,这更是百家争鸣,迄无定论。或与食物有关,因为中国人把狗视为可食用,是故松狮犬最初为英语世界所知时,便以其肥壮的外型而与食物的chow有了连结。或得名于“周”的旧拼,因为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或得名于表“什锦蜜饯/酱菜”的chow chow(字面“杂杂”),因为中国向西方输出了各式各样的杂货玩意儿。或源自粤语,由“狗”(kau)音变而成。或得名于18世纪中国运往英国的货柜名称。或得名于其中国古名“獢”(今音“消”)。

 

值得注意的是,在澳洲俚语里,首字母大写的Chow是个与Chink类似的歧视性字眼,意为“中国佬”,由中国食物转喻而得。在美国口语里,表食物的chow也可作动词表“吃”,如:

 

① It’s time to chow down.(该吃点儿东西了。)

② The kids chowed down on hamburgers and French fries.(孩子们吃了汉堡包和炸薯条。)

 

看了这么多来源众说纷纭的chow,几无争议的应该就是chow mein(炒面)了,这也是个常见的汉源词。知道了chow mein,如果看到chow fun,可不要以为是“炒饭”,这是“炒(河)粉”的英文,“干炒牛河”的英文就作beef chow fun(字面“牛肉炒粉”)。chow fun虽然还没正式进入英文词典,不过它在英语世界使用广泛,对于常吃中国菜的外国人而言,已经是个基本词语了。

 

除了上述词语外,英文里还有些贴近生活的汉源词,或许没有那么为人熟知,来源有可能让人意想不到,我精选了一部分条列如下,敬请参考:

 

ketchup 番茄酱(可能源自闽南语的“鲑汁”)

loquat 枇杷(源自粤语的“栌橘”)

Langshan 狼山鸡(源自江苏南通狼山)

Shanghai 三黄鸡(源自上海浦东)

bohea 武夷红茶(源自福建武夷山方言)

hyson 熙春茶(源自粤语)

Keemun 祁门红茶(可能源自安徽祁门方言)

Lapsang souchong 正山小种(源自粤语的“立山小种”)

pekoe 白毫(源自闽南语)

cheongsam 旗袍(源自粤语“长衫”,旗袍亦作qipao)

cumshaw 小费;小礼物(源自闽南语的“感谢”)

gung ho 一头热的;十分投入的(源自“工合”,即“中国工业合作社”的简称,二次大战时被美军挪用,作为激励士气的口号)

shanghai 拐骗;胁迫(源自旧时美国轮船前往上海,美国船东因招工缺人,灌酒下药迫人就范的恶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