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白菜,话英文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2日
作者:作者:Zengtaiyuan  

豆角,白菜,话英文

 

文/曾泰元

 

《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每年有4次季度更新(quarterly update),大约在3、6、9、12月的中下旬,OED的官网都会发布一批修订更新的内容。因此对我而言,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除了时令的意义之外,这4个节气前后更是观察英语新词新义的关键时刻。

 

2019年6月的OED季度更新于6月18日发布,经我逐条检视,并未发现任何来自中文的“汉源词”。

 

不过邻国日本倒是给英文贡献了一个hake(汉字作“刷毛”,平假名作“はけ”)。OED解释道,这个hake(刷毛)也作hake brush(刷毛画笔),是种“源自日本、宽扁细软的画笔,通常由山羊毫制成,多用于水彩画”(a wide, flat, soft paintbrush originating in Japan, typically having bristles of goat hair and used esp. in watercolour painting)。

 

与汉源词相较,英文里来自日文的“和源词”多出了不少,至今这股涓涓细流仍源源不绝。日本文化对英语世界的影响反映在词汇上,值得我们密切留意。

 

在这次检视OED的过程当中,我意外发现了之前被我遗漏的两个汉源词,一个是音译自粤语“豆角”的towcok,另一个是借译自“白菜”的white cabbage。2018年底,我做了OED的汉源词普查,所得结果有500个左右,却漏列了这两个。

 

我依据当代语言学的共识,认定两大类的汉源词:其一是音译词(transliteration,即语音转写),如wuxia(武侠);其二是借译词(calque,即逐字翻译),如potsticker(锅贴:pot “锅” + stick “贴” + -er “名词后缀”)。这两个漏网之鱼分属两类:towcok是音译词,white cabbage是借译词。

 

先说towcok。根据OED的词源所载,towcok(豆角)源自粤语,粤语拼音作tau-kok,前面的tau是bean(豆)或pea(豌豆),后面的kok是horn(角)或pod(荚)。定义里给了俗名cowpea(豆角)和学名Vigna sinensis(豇豆,“豇”音jiāng),答案再清楚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towcok现在基本已经不用了。它在1913年被收入OED,只有一条1886年的书证,至今过了100多年均无修订,是个曾经存在过的历史记录。

 

至于white cabbage,OED在一个义项里说它是“中国白菜,是芸薹(即油菜,作者注)的一个栽培种”(the Chinese cabbage, a cultivar of the turnip, Brassica rapa)。OED在词源里要读者试着比较官话的báicài(白菜)和粤语的baahk choi(白菜),说此二者字面为white vegetable(白色蔬菜)。另外,OED还要我们通过超链接,参见英文既有的两个“白菜”汉源词:一是pe-tsai “(大)白菜;黄芽白菜”,二是bok choy “(小)白菜;青菜;上海青”。

 

OED说,pe-tsai(大白菜)的第一个音节之所以这样拼,原因是南方官话(southern Mandarin dialect)。我综合史料推测,这南方官话有可能是明清时期以南京为中心的江淮官话。OED在pe-tsai的定义里说它是一种中国白菜,学名是Brassica rapa var. pekinensis,又称Chinese leaf(字面“中国叶菜”)。经我交叉比对,这个pe-tsai就是大白菜无误,又称为黄芽白菜,简称黄芽菜。

 

另外,OED说bok choy(小白菜)源自粤语,是一种中国白菜,学名是Brassica rapa var. chinensis。同样经我交叉比对,这个bok choy确定就是小白菜,上海一带称之为青菜,多地称为上海青,台湾称为青江菜。

 

有趣的是,白菜的另一个栽培种“菜心”(即菜薹),英文是choy sum,也是个来自粤语的汉源词,同样收录于OED

 

粤语音译的汉源词towcok(豆角)现已不用,借译自中文的white cabbage(白菜)又细分出不同品种的两类白菜,亦即江淮官话音译的pe-tsai(大白菜)和粤语音译的bok choy(小白菜),以及同属一个家族、粤语音译的choy sum(菜心)。

 

一个中国白菜,多种英文表述,汉源词在此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