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名校与名师情结(8)
文/辜向东
虽然我去读博才两个月,家里的情形就像天塌下来了一样。对于先生来说,老婆放出去了能不能收回来还是个问题,忍受离别之苦已经够难的了,他又换了新的工作单位,一切都要适应。对于儿子,妈妈在家跟妈妈说什么妈妈都明白。妈妈走了,跟奶奶说话,奶奶连话都听不懂,更不要说明白他的心思了。奶奶目不识丁,操着浓重的方言,说话做事也不像妈妈那样利索。奶奶节俭惯了,淘米水用来洗菜,洗了菜的水还盛起来冲厕所。上一顿菜里的油篦出来,下一顿炒菜再用,因此做出来的菜总是黑乎乎的。而对于先生年近七旬的父母,全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更是难以适应,尤其是先生的父亲,在老家他是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用“呼风唤雨”来描述都不过分,只要他开口说话,不要说晚辈,就是同辈都毕恭毕敬地听。但到了我们这里,他觉得九岁的孙子都可以支使他,完全不能接受。起因是他去看孙子和小朋友一起打球,孙子打球渴了,就说:“爷爷,你去帮我买瓶水来。”爷爷是非常家长制的老一辈,他认为他说什么孙子都应该听,否则就是不孝。于是先生每天回家,老人就会告状说孙子不乖,孙子又会说爷爷奶奶不好。先生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还不得安宁,夹在中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没忍多久就开始老人孩子各打五十板,说他们都不对。老人觉得很委屈,自己天远地远地来照顾儿子和孙子,爷儿俩都让他们受气。孙子尚幼,无法恰当表达心中的感受,有一次跟爷爷说:“你去买个榔头回来,我想把门砸了。”想以此宣泄。
我觉得读书是我自己的选择,再难我都能自己克服,但对于他们祖孙三代来说都是被选择,因此解铃尚需系铃人,我计划在家待两周,做三代人的工作。先从儿子开始。我问儿子在学校老师有没有教他们要尊重老人?儿子说有。我说那奶奶是不是老人?应不应该尊重?更何况奶奶还是爸爸的妈妈?儿子使劲地点头。我说:你看奶奶快70了,离开她自己的家,大老远地跑来照顾你和爸爸,在这里没有其他的亲人和朋友。奶奶从来没有用过洗衣机、电饭煲一类的电器,到这里来什么都要新学。奶奶不识字,出门按电梯都要记得固定的那个位置,还要找路去菜市场买菜、做饭。你说奶奶是不是很有勇气,很了不起,很值得尊重和爱?儿子说他之前从来没有这样去想过奶奶。我说奶奶从来没有上过学,你不能用妈妈的标准去要求奶奶。奶奶说的话你听不懂,关键是你有认真听过奶奶说什么?奶奶一生节俭惯了,有些习惯的确不好,但要看奶奶好的一面。我还跟儿子说,爷爷是大家庭的长辈,对爷爷说话要注意语气,尤其是爷爷说话的时候不能随便插话,要让爷爷感到你是尊重他的。自儿子幼时起,我就把他当独立的人来尊重和平等地交流,因此我说什么他很容易明白,也很快地接受了。
做通儿子的工作以后,我又开始做老人的工作。我跟公公说:高勇平时工作很忙,孙子身边只有爷爷奶奶,有什么事他自然只有喊爷爷奶奶。他可能说话的语气不对,但他肯定没有不尊重爷爷奶奶,或者支使爷爷奶奶的意思。另外,城市里的孩子不像农村的孩子,尤其在我们家,孩子从小我们都让他充分表达他的想法,孩子说话并不意味着他不听话,不孝顺,我们长辈可以先听听孩子怎么说,如果他说得有道理,是对的,我们也要听孩子的,如果不对,再对他进行说服教育,不能压着孩子,不准他说话,久而久之,孩子会憋坏的,出了问题,大人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公公是很通情达理的,我平心静气地跟他说,他也很容易和很快地接受了。我又跟婆婆妈说:现在生活好了,不必像从前那样节约。饭菜如果没有吃完就不要了,下一顿做新鲜的吃,身体好,少生病,能节约更多的钱。母亲也答应了。祖孙的矛盾和冲突化解了,老公那里的问题自然也化解了。
(转自微信公众号:外语学术科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