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翻译单位
文/叶子南
什么是翻译单位?这是个不很容易回答的问题。有人认为翻译单位应该是以思维单位为基础,也有人认为从翻译实践看,翻译单位应该以可看到的语言单位为基础。问题是,是以原语的语言单位为依据来寻找译入语中的对应单位,还是偏重译入语的语言单位?我们不想陷入这种争论,只想从实践角度给大家一个粗略的概念。
我们倾向从源语出发,因此翻译单位就是指在译入语中可找到的与原语语言单位相对应的、分量相等的单位。让我们以搬家为例说明这个概念。搬家时大大小小的东西无数。一般体积大的,一件一件搬,体积小的,可放到箱子中再搬。我们不会去拆开一架钢琴,因为一架钢琴是一个不可拆散的整体。但书架就不同了。架上的书可以取下,分别放到纸板箱中,一箱箱地搬。有时书架本身也可以拆散。
翻译单位这个概念和搬家道理相似。一个句子有时可拆散译,有时则必须将整句视为一个整体译,有时可将几个句子视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可随便进行调整,前后调换位置都可以,因为这几个句子是一个单位。
翻译单位可大可小,如将几句视为一个整体,那么翻译单位则较大。但翻译单位也可以很小。比如有时我们在翻译地名时,常希望能贴近原文的语音,如Monterey译成“蒙特瑞”。这时我们的翻译单位就很小,小到音位(phoneme)。
但上面的例子都比较极端。翻译单位的选择有时会很麻烦。有人曾说翻译单位“应该尽可能小,但又该尽量大”,突出反映了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用较大的翻译单位,译者在译入语中的回旋余地就较大,可以照顾中文的行文。较小的翻译单位则可使译文在结构上接近原文,但译者就不可避免地受原文的束缚。
为忠于原文,有人认为翻译单位不应太大,这样可能会死板些,但毕竟是忠于原文的。这只能说明持这种看法的人没有真正认识语际交流的本质。死板的译文不可能忠于原文,因为原文由原文读者读时并不死板(当然原文死板另当别论)。
将He was at the wrong time and the wrong place 译成“他是在错的时间和错的地点”,翻译单位就很小,几乎小到了以词为单位。但这样忠于原文吗?英语读者一看到这个句子就知道其意思,但字字照原文搬到中文后,中文读者并不能解读出同样的意思,因此就根本谈不上忠于原文。
如果我们将这一整句作为一个翻译单位,不去管一个个词的意思,而从整体出发,看整个句子在语言中的功能,那么我们可以译成“他当时实在不巧在场”,表面结构上和原文大相径庭,但这不正是原文的意思吗?那么,是不是说翻译单位唯大是好呢?那也不对。很多英文作者所采用的一些有意义的语言手段有时恰恰是使用在细微之处。
翻译单位过大,就可能忽视那些有意义的形式。
看下面这段:Jim threw the ball. The ball broke a window. The noise attracted the owner’s attention. The owner scolded him. 这是四句十分简单的句子。假如将这段译成“当吉姆将球扔出去并打碎了玻璃时,他遭到了老板的责骂,因老板听到了打碎玻璃的声音”,是否忠于原文呢?译者显然是将英文的四句看成一个翻译单位,因此采用合并法把四个句子合起来。但原文是摘自一个儿童故事,简短的句子恰恰是儿童文学的特点,虽然合并没有影响基本语义,但却改变了句式简短的特征,这样忠于原文吗?那么到底什么是最合适的翻译单位?可能无法找到放之四海皆准的答案。
有学者认为,为使译文流畅易懂,译者甚至可将整个文本作为一个翻译单位。这种象牙塔中的议论对翻译实践者不无启发,但帮助不大。不反对初学翻译的人探索大文本翻译单位的议题,但是为保持翻译的准确性,最好还是以句子为基本翻译单位,在这个基础上可上下略有浮动,但是翻译的总策略应该像杨绛说的,还是一句一句地翻译。句子仍然是最主要、最常用的翻译单位。有关翻译单位的详尽内容,见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中的第六章。
(摘自叶子南《英汉翻译译注评》)